原标题:“与科学无关,奥数题多为‘垃圾题’”
记者 陈抒怡
晨报讯“61,52,63,? ,46,18”。在昨天举行的2012年上海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发展论坛上,一道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目,难倒了在场所有的中小学教师,一名男老师用手机上网求解,才搜索到答案。对此,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表示,这些稀奇古怪的奥数题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垃圾题目”,他建议本市应提升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教育地位,与语数外一样列为核心学科,帮助孩子们少做一点“垃圾题目”。“基本上,奥数竞赛和真正的科学教育毫不相关,除了适合少数对此感兴趣的孩子以外,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垃圾题目’。”倪闽景说,许多孩子被大人强迫着学奥数,反复做题目,锤炼的只是解题技巧,思维却在原地打转,得不到任何提升。“中国最聪明的孩子都在做题目,美国杰斐逊高中生已经开始研究做卫星、造飞机、制潜艇了。”倪闽景担忧地说,我国孩子动手做实验,是为了有效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学生用相同的方法和仪器,做相同的实验,并希望得出相同的结果。因此,中学生科学课程的动手实验较二三十年前变化并不大。相反,美国学生科学动手的目的是发现课本中未提及以及书本外的理论和结果,学生受到鼓励开展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和结论。
他还提到,国内大学在选拔人才时,应该更具科学精神和科学眼光。今年华师大二附中一名高三学生调查研究了几万人的指纹和性格是否有相关性,得出的结论是指纹和人们的性格没有关系。许多老师认为他的研究结果与预期不符,是失败的,所以在上海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中没有被录取。结果,国外一所知名大学恰恰看到了该学生科学研究过程中散发的科学探究精神,千里迢迢将机票和全额奖学金送到学生家里,录取了他。